在全球脱碳竞赛中,太阳能板和风力涡轮机常常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。然而,在地球表面之下,存在着一种强大、持久且经常被忽视的能源转型英雄:地热能源。与其间歇性能源不同,地热能可提供稳定的基荷电力。目前,全球已安装的地热发电容量已达 16,873 兆瓦,可再生能源正逐步成为拥有适宜地质条件国家的能源战略支柱。但地热能的发展并不均衡。主要集中在少数大项目上,这些巨无霸项目占据了全球产能份额。因此,这些国家的投资环境、能源政策和技术水平,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产生着巨大影响。
全球十大地热产能排名:
10. 印尼达拉贾特发电 站(Darajat Power Station)
·运营商:Star Energy Geothermal
·总部:印尼雅加达
·首席执行官:Hendra Soetjipto Tan
位于西爪哇,达拉贾特总装机容量 271 兆瓦,由三个单元构成:55 MW、95 MW 和 121 MW,自 1994 年起运行。显著特点是采用干蒸汽发电——这是地热发电最原始也是最直接的形式,即将地下储层中的蒸汽直接导入汽轮机。该技术效率极高,但地质条件苛刻,全球采用此技术的极少,使达拉贾特成为全球地热领域的“稀有物种”。
9. 菲律宾蒂维地热综合体(Tiwi Geothermal Complex)
·运营商 :AboitizPower(通 过其子公司 AP Renewables, Inc.)
·总部:菲律宾
·首席执行官:Danel C. Aboitiz
作为菲律宾首座且历史悠久的地热电站,蒂维电站堪称东南亚可再生能源里程碑。该设施建于 1979 年,位于阿尔拜省,总装机容量 289 兆瓦,四十多年来一直是电网的中坚力量。
其中二元循环机组使用一次闪蒸后的高温卤水为次级流体加热,使其蒸发推动涡轮,从而在不钻新井的情况下进一步发电。这一技术大幅提升了整体发电效率。
8. 冰岛赫利谢迪电站(Hellisheidi Power Station)
·运营商:雷克雅未克能源公司(Orkuveita Reykjav í kur),通过其子公司 ON Power
·总部:冰岛雷克雅未克
·首席执行官:Sævar Freyr Þráinsson
赫利谢迪电站坐落于亨吉尔火山顶部,是地
热工程的奇迹。其电力输出为303 兆瓦,同时为区域集中供热系统提供400 兆瓦热能,是冰岛最大的地热电站。其全球意义还在于率先实现了碳捕集与矿化。再相同地点的 Climeworks 设施将捕获的 CO₂注入火山玄武岩中,使其矿化为岩石,从而使该项目成为负排放能源生产的蓝图。
7. 印尼萨鲁拉地热电站(Sarulla Geother‐ mal Power Plant)
·运营商:Sarulla Operations Ltd.
·总部:印尼雅加达
·首席执行官:Taku Kimura
位于苏门答腊北部的萨鲁拉项目装机容量为 330 兆瓦,是全球最大的地热电站之一,也是现代项目融资的典范。该项目分三期建设,于 2017–2018 年间逐步投入运营,为逾200 万户家庭供电。其开发历程跨越数十年,最终由包括 Medco Power、Ormat、伊藤忠和九州电力在内的国际联合体推动实施。该电站采用先进的综合循环技术,能同时高效提取蒸汽与卤水中的热能。
6. 美国萨尔顿海地热区(Salton Sea Geo‐ thermal Area)
·运营商:Berkshire Hathaway Energy,通过其子公司 CalEnergy Operating Corporation
·总部:美国爱荷华州得梅因
·首席执行官:Scott W. Thon
位于南加州帝国谷的萨尔顿海地区拥有 345兆瓦的发电能力,是创新前沿的热土。
该区域自1982 年起由 BHE Renewables 运营,由10 座电厂组成。
该项目的全球战略意义在于率先开发地热卤水中的直接锂提取(DLE)技术。其高盐卤水富含锂,BHE 正在开发工艺,力求实现电池级锂与清洁电力的联产,使萨尔顿海项目站上新能源与电动汽车供应链的交汇点。
5. 印尼古农萨拉克地热站(Gunung Salak)
·运营商:Star Energy Geothermal
·总部:印尼雅加达
·首席执行官:Hendra Soetjipto Tan
该项目装机容量达377 兆瓦,是印尼最大的地热项目,对国家电网意义重大。
地处西爪哇火山带,该站自 1994 年起陆续建设六个机组。
与达拉贾特类似,该项目曾由雪佛龙开发,后由 Star Energy 收购,标志着印尼地热资源向本土化整合迈进。近期新增的二元循环机组彰显其持续优化战略。
4. 菲律宾麦克班地热综合体(Mak-Ban)
·运营商 :AboitizPower(通 过其子公司 AP Renewables, Inc.)
·总部:菲律宾全球城
·首席执行官:Danel C. Aboitiz
Makiling-Banahaw(简称 Mak-Ban)是菲律宾能源体系的支柱之一,装机容量达458 兆瓦。与蒂维项目同年(1979 年)投产,在巩固菲律宾地热强国地位中发挥重要作用。
该综合体跨越两个省份,共设六座电厂,采用单、双闪蒸技术和部分二元循环,既有国家投资背景,也实现向私营运营模式的转型,成为大型地热资产持续产能管理的典范。
3. 墨西哥塞罗普列托电站群(Cerro Prieto)
·运营商:墨西哥联邦电力委员会(CFE)
·总部:墨西哥城
·首席执行官:Emilia Esther Calleja Alor
总装机容量高达820 兆瓦,塞罗普列托电站群无疑是一座能源巨擘。项目共设五座主电站(CP1至CP5),自 1973 年起分阶段建设,采用主要的闪蒸技术。
该项目完全由墨西哥国有电力公司CFE 控制,代表了一种典型的国家主导能源模式,与菲律宾的公私合营和美国的企业运营模式形成鲜明对比。
其独特地质背景 —— 处于大陆扩张断层带——提供了强大且稳定的热
2. 意大利拉德雷洛地热综合体(Larderello)
·运营商: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 Enel(旗下 Enel Green Power)
·总部:罗马
·首席执行官:Salvatore Bernabei
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的拉德雷洛综合体,是地热发电的发源地,也是该行业的“活化石”。其由34 座电厂组成,总装机容量769 兆瓦,是欧洲最大的地热项目。
其历史可追溯到 1904 年,当时的亲王 Piero Ginori Conti 首次用地热蒸汽点亮了 5 盏灯泡; 1913 年建成第一座商业电站。
如今由 Enel Green Power 运营,拉德雷洛大约贡献了全球 10% 的地热电量,为数百万用户提供电力和供热。
1. 美国间歇泉地热综合体(The Geysers)
·运营商:Calpine Corporation
·总部: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
·首席执行官:Andrew Novotny
坐落于加州 Mayacamas 山脉,占地 45 平方英里,The Geysers 是全球最大的地热发电区。由 18座发电厂组成,装机总容量超过 1,500 兆瓦,堪称地热界的无冕之王。
主要由 Calpine 公司运营,该项目可为一个旧金山大小的城市提供稳定电力。
更令人称道的是其资源可持续管理模式:项目引入了城市污水处理后的再生水,每天注入数百万加仑,用于补充蒸汽储层,确保其长期供能能力,为北加州绿色经济持续赋能。
 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