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山西省大同市人民政府印发《大同市碳达峰实施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实施方案》),要求以传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新能源规模化高质量发展为关键,以低碳零碳负碳技术转化应用和新质生产力培育为抓手,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重点行动。
《实施方案》提出,积极发展有规模有效益的风能、太阳能、生物质能、地热能、氢能等新能源,统筹发展储能项目,实现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。
《实施方案》明确,广泛开展地热资源调查评价,针对低温地热资源和浅层地热能开展公益性调查评价项目,重点推进大同盆地重点地区深部高温地热资源详查。逐步健全完善地热资源可持续发展体系,规范实施地热资源配置出让和优化相关审批手续,有效保障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项目用地。
严格控制能源消费强度,落实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的决策部署,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不纳入能耗双控,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。以电机、风机、泵、压缩机、变压器、换热器、工业锅炉等用能设备为重点,严格执行能效标准,逐步提升设备能效水平。推动化工、医药、建材等领域工业用能电气化,逐步扩大锅炉、窑炉等电气化终端用能设备使用比例。
实施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工程,加快推动全市煤炭、煤电、钢铁、医药、化工、建材等重点行业企业深入开展能效对标达标,实施节能诊断和技术改造挖潜,强化节能管理。实施城市节能降碳工程,以城市建成区为重点,在建筑、交通、供热等重点领域,推动传统基础设施升级改造,发展绿色低碳交通和超低能耗建筑,推动城市综合能效提升。
山西省人民政府于近日印发的《山西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方案》明确提出,积极开展地热能利用试点示范,支持太原、大同、忻州、晋中、临汾、运城等市创建地热供暖示范区,加大地热能在城市基础设施、公共机构的应用。推动有条件的村镇实施集中供热工程,不具备集中供热条件的按照“宜电则电、宜气则气、宜煤则煤、宜地热则地热”的原则做好农村供热工作。
《实施方案》主要目标是:到2030 年,全市资源型经济转型任务基本完成,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先行区建设成效显著,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、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基本形成,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取得突破,绿色低碳生活成为大众选择,绿色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健全,绿色低碳转型示范效应显现。
 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